top of page

《遇˙鬱癒》專題

策展人 蔡宜樺 後記

這個展覽從一個跨界新嘗試開始,簡單的發想,投稿,最後付出實踐。感謝所有參與者的信任與支持(包括參展同學、星兒藝術家們家長與彩虹巴克斯團隊),義氣相挺的佈展團隊,分享會與會嘉賓,南海藝廊的館長與行政團隊,我想缺任何一角都無法完美的促成這次展覽。

因為是第一次要完成這麼大的計畫,兩位策展人,十四位參展者,三十四組作品

,兩場活動(開幕茶會與閉幕分享會),作品與商品的義賣,另有文宣設計、粉絲頁的網路宣傳、短文撰寫…等,雖然只有短短九天的展期,抱著從一而終的理念去完成,盡力讓這檔展覽可以發揮到最好的狀態,疲憊但收穫滿滿。

這次的跨界嘗試,讓我從過去所慣用的策佈展形式,上升到另一個規模,從最初的拜訪、開會、作品選件、溝通、嘉賓邀請到最後的現場導覽,都是有別於以往的新體驗。過去我只需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,現在我必須對這整個展覽負責,如今展覽結束了,回頭檢討,學到了許多事,也發現下次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。

身為學院派的代表,我盡量將星兒派藝術家(應該稱為素人藝術家)與學院派藝術家擁有一樣的標準,補齊素人藝術家經驗不夠的部分(白盒子的標準展覽呈現與作品的文字短評),將學院派稍微拉出舒適圈。以我為例,從素人藝術家的作品備受激勵,拋棄制定形式的直覺與大膽,讓作品擁有撼動人心的感染力。瑩芷說:「想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我的畫!」這樣直白真誠的宣言,是逐漸社會化的我所不敢宣稱的,提醒自己對熱愛創作的初衷,最後的呈現仍是重要的,一直以來所學習到的形式語言仍舊有呈現張力,但也是陷入制式的陷阱。創作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擺盪,選擇其擇中點展現平衡,就像結疤的傷口,掉落的疤獨立於本體之外,傷痛會好,作品自己會說話,但要努力保持作品能夠盡量完整的傳達。

跨回展覽成效,我認為透過大家的努力,把不常看展覽的親朋好友,拉進來認真的看展覽。直接呈現藝術家們的作品,創作者的身份背景則需透過導覽或是展冊的閱讀才能知曉,創作者的身份背景、個性的確影響著作品風格或成為個人特色,但我認為作品擁有獨立於作者的表達能力,它會替作者傳達、說話,並保有觀者各自解讀的自由空間。

最後透過分享會的交流,創作者家長們的說明、譯心老師從教育者觀點的回應、奕宇老師從藝術治療師角度的專業分析,黃海鳴館長針對作品的藝術短評,彩虹巴克斯團隊讓藝術結合商品的營運方式,讓作品跨出展場,成為生活中一部分。所有的這些都讓參與分享會的人,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創作者的背景與創作過程。

正如這次自己的參展作品—《恐龍量身高》,同樣是恐龍卻有這麼多種類,不管是肉食性、草食性、會飛的或是會爬的,只要不用「同樣的標準」看待他們,就不會有高低長短,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特性,也許換個角度,就能看見各自的美麗。

很開心透過兩周來的展期,以及大家的參與,最後能有溫馨的收尾。邁向未來,希望這次展覽經驗,對於參展者往後發展的藝術活動,能夠能為良好的基石,更勇敢的跨向下一步。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